組織基礎管理
組織基礎管理咨詢是樸景信越咨詢最具競爭力的業務之一。
樸景信越咨詢組織咨詢的三個關鍵點:
首先,對組織現狀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衡量出組織改善的空間和機會;
其次,緊緊圍繞業務發展的需要,對組織進行調整,目的是更好地執行戰略,改善經營,滿足客戶需求;
第三,重點不只是短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如何構建組織長期的能力和素質,形成持久的管理能力和競爭優勢。
組織管理診斷與評估
是指通過一系列的調研訪談和定量、定性化的分析工作,評估組織管理體系的效能水平,提高管理者對組織運行機制的認識,從而有針對性的對運營流程、組織結構、激勵機制、約束機制等方面進行積極地調整,以最終達到成功實施企業戰略的目的。
一、診斷與咨詢的聯系和區別
當談到企業診斷時,一般就會認為企業診斷就是企業咨詢,兩者沒有多大的區別。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認識?這里面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初期引進企業診斷時,曾經使用過“企業診斷”這一詞匯,但是,考慮到國有企業不承認本企業有病,使用“企業診斷”一詞,可能會使國有企業難以接受;二是因為日本的“企業診斷”最初也是從美國引入的,而且與“企業咨詢”從概念上也沒有什么不同。因此,從1982年起決定用“企業管理咨詢”代替“企業診斷”。但是現在,診斷與咨詢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它們既有聯系,也有明顯的區別。
1、管理診斷與管理咨詢的聯系
咨詢的規范程序包括進入階段、診斷階段、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階段以及實施階段。診斷只是整個咨詢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但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咨詢師必須“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而診斷正是起到了尋找病癥的作用,所以診斷是整個咨詢過程的基礎和依據。
首先,管理診斷在管理咨詢過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從整個管理咨詢工作的生命周期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企業“疾病”的診斷。診斷工作的結束就意味著咨詢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
其次,診斷工作的成果是咨詢的重要依據。確定企業病癥后,咨詢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病癥”為企業制定改進方案并指導實施。因此,所有的方案都是根據診斷的結論提出的。
最后,診斷工作是所有咨詢工作的基礎。咨詢過程中的其他環節都是建立在診斷的基礎之上的。咨詢師要為企業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必須先準確診斷出病癥,然后才能在確定病癥的基礎上找出治療方法,進而督促方案的實施。所以,沒有診斷就沒有咨詢的其他程序。
2、管理診斷與管理咨詢的區別
由于管理診斷是管理咨詢中的一個環節,所以二者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首先,二者的最終目的不同。診斷的目的是發現問題,而咨詢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診斷只是咨詢工作的一個環節,除了診斷以外,咨詢工作還包括提出建議和實施等環節。診斷只需要找出企業的問題,而咨詢在找出問題后還要負責解決問題。
其次,管理診斷與管理咨詢在工作內容和重點方面也是不同的。管理咨詢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它包括深入企業現場,運用各種科學方法,找出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查明問題的根源,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進而指導實施,以改進企業經營等多個環節。而管理診斷只涉及查找問題、分析問題、查明問題原因并提出初步改進建議等步驟。從工作重點方面來說,管理診斷的核心任務是找出企業的核心問題。而咨詢除了要找出問題,還要分析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案,同時還要監督實施,確保改善方案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二、管理診斷的分類和原則
管理診斷從不同角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診斷主體分類
從診斷主體的角度,管理診斷可以分為自己診斷和他人診斷。
所謂自己診斷就是受診企業自己診斷自己;他人診斷就是受診企業由外部人員進行診斷。自己診斷的好處是易于保守企業秘密,但由于中小企業診斷能力不足和受內部利害關系制約,企業診斷往往都求助于外部。當然對大企業來說,基于自身較強的診斷能力,一般是由自己診斷的,但隨著競爭加劇也越來越多地請他人診斷。
在外部診斷中又可分為關系者診斷和第三者診斷。所謂關系者診斷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或外協工廠的經營指導,或者指銀行對其交易對象所進行的經營診斷,這都是對相關企業所進行的外部診斷。關系者診斷的好處是診斷者對于受診企業的情況比較了解,能夠更快地適應環境,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受其利害關系束縛有損于公正診斷的風險。至于第三者診斷,是由完全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者進行的外部診斷,易于做出公正的診斷。所以,第三者診斷通常來講要更為公正、客觀一些,同時也更為普遍。
第三者診斷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社會診斷和政府診斷。在日本,社會診斷是以經營顧問的形式從戰后開始發展的,多半適用于中小企業。但由于費用的關系,這種外部診斷在中小企業中往往很難進行。于是作為日本中小企業政策的一環,政府或公共團體開始對中小企業采取無償診斷制度。既對無力支付診斷費的中小企業給予了各種形式的支援,還給這類經營顧問以應有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扶助。
2、按診斷內容分類
根據診斷內容的不同,管理診斷可以分為普通診斷與特殊診斷。
普通診斷又可以分為綜合診斷、部門診斷和項目診斷。綜合診斷是指對企業的所有部門進行綜合地調查研究,并提出概括性的改善建議;部門診斷是指就企業的某一個部門,例如生產、銷售、財務等部門所進行的調查研究,并提出改善建議。此外,研究特定經營計劃是否可行,從而對其某個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并得出最終結論,即所謂的項目診斷,也屬于普通診斷的一種。這幾種診斷并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在企業經營上的問題往往同企業經營的全面情況有關,通常要進行綜合診斷。而為了明確問題的具體所在就必須進行部門診斷,即對經營基本部門:生產部門、采購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等以及某些特定項目進行診斷。
特殊診斷與普通診斷不同,其診斷對象一般是從業人員較少的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特點是經營者是由個人或家族結合的,經營各部門的管理尚未分開,會計賬目沒有進行整理;因而有組織的財務制度尚未推行,生產加工的方式比較簡單,企業物資采購和商品銷售多半依靠母公司,等等。特殊診斷就是咨詢師和客戶預先商定要點.在聽取各方面匯報的基礎上進行診斷,對此類企業以確保成本適當、銷售擴大和財務穩定為重點。作為特殊診斷對象的小企業,經營上的問題主要來自企業主或創業者,這類企業的綜合診斷實際上是以企業主或創業者為對象的診斷。
三、管理診斷的功能
企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剪不斷理還亂的管理問題,如:績效考核難以進行、員工執行力弱、部門壁壘森嚴、運作效率低下、企業凝聚力弱等,嚴重影響了企業抓住市場機會、快速發展的進程。因此,為了實現企業高效經營,最終達到組織整體優化的目的,企業有必要借助外部咨詢師的專業知識,通過一定的診斷工具和科學規范的診斷程序,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進行全面的診斷。除此以外,企業在培訓和專項改進之前,科學、系統的管理診斷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對培訓和專項改進的有效性、針對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具體來說,組織管理診斷的方法與功能包括以下幾點:
1、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信息依據
管理診斷就像醫生為患者治病一樣,必須對癥下藥才能“治病救人”,咨詢師在提出解決方案之前,必須有充分的事實依據。管理診斷正是為制定解決方案提供信息依據的過程。咨詢師通過科學的咨詢工具和規范的咨詢過程,能夠充分地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并分析出這些管理問題背后的深刻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的解決方案會更科學、更具有可信度和可行性。
2、使客戶對變革及咨詢的需求更加明確
診斷的核心任務就是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企業只有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才會有咨詢的需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睂ζ髽I而言,從內部往往難以全面和準確地發現問題,因此需要求助于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咨詢師從外部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審視,發現從其內部看不到的問題。咨詢師提供的外部審視的價值既表現在用新的思維方式、觀點、工具、方法去觀察企業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也表現在以科學的態度和創新精神,去設計切實可行又有所突破的實施方案。
3、診斷過程是咨詢師與企業管理者共同交流、激發思維、分享信息的過程
咨詢師在診斷過程中,可能扮演很多角色,可能是專家或者助手,也可以是合作者。與企業內部員工相比,咨詢顧問可能具有更全面的管理知識,掌握更多的診斷和咨詢工具,但是企業內部員工通常比咨詢師更了解企業運作和實際經營狀況。所以,診斷過程應該是咨詢師與企業管理者相互溝通交流的過程,結合兩者的優勢,使診斷結果更加有效和貼近現實。
因此,診斷的目的不單是解決企業當前經營難題,更重要的是促進企業改善素質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問題。具體來講,管理診斷是對企業的經營或非經營活動進行定量的或非定量的分析和綜合評價,與此同時找出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方案和指導執行的措施,以此來對受診企業的生存、發展、效益和穩定等方面進行診斷指導。所以,管理診斷在企業整個發展周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樸景信越可協作提供專業支持
企業組織結構評估
• 通過對組織的職能分析、決策分析、關系分析和運營情況分析;
• 總結企業目前的組織結構對戰略實施的支持匹配度,分析企業組織結構與各部門的設置關系;
• 分析企業主要業務流程與各層級業務部門之間的流程匹配,從而找出組織現狀與企業戰略要求之間的差距。
企業組織結構現狀診斷
• 從企業的戰略、經營業績表現和流程管理入手,深刻理解企業的組織結構設置現狀;
• 參考業內先進企業的最佳實踐范例,結合企業需求,通過傳統的組織設計方法和基于流程的組織設計方法,對組織結構問題進行診斷與評估,找出影響組織效率、影響戰略實施效果的根本原因。